六尾儿、蔡骁


六尾儿
照片的特殊内涵和意图,往往因为我们把过去的感染力笼统化而消失。美学距离似乎就形成于观看照片的经验中,如果不是立即就形成,也肯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形成。时间最终会在艺术层次上给大多数照片定位,哪怕是最业余的照片。——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不知道这次所谓实验是谁发起的?

.

蔡骁
我可不可以把这段话通俗的理解为 时间会检验照片的价值?

具体不记得谁发起的了。但很早以前214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

六尾儿
通俗的理解,差不离,但是层次的定位也并不等同于相对应的价值。这段话我觉得实际上是一种批评。看地中海的内容,214的实践有跳脱的意图,却被自己发明的小把戏困住。

.

蔡骁
跳脱的意图指的是?
她是说“不同介质层次也不一样”的意思吗?
比如原作层次高一些,画册层次低一些
她好像挺不喜欢画册对照片的复制
我觉得电子画册确实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探讨
另外,他更多可能是从实用的角度看

.

六尾儿
电子画册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啊,很多国外的摄影师网站都可以直接下载大部分的预览版本。不过这样的合集,冠以一个电子影子的名义进行探讨,可能是突破之处?你也明白现在摄影,或者图像的表达能力正在一个又一个的视觉惯性怪圈里被束缚,我们放弃了一种所谓的视觉习惯,却又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神奇力量一起推入另一个视觉圈内。

.

蔡骁
可能是态度的不同。这次的合集是这批照片的最终形态。
你所说的视觉习惯具体是指?
我个人的话,看PDF有点看书的味道,看公众号、微博那些是看帖的感觉
这种PDF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不同,但似乎提供了一种居中的选项
目前我觉得PDF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要保证画质,它体积就特别特别大
大到没谱

.

六尾儿
我说的是创作者的视觉习惯,拍摄、后期、选片,到最后合集内的这些成片,是一个创作者视觉习惯的结果。譬如拍摄者是我,你帮我选片,那最终就是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我看了这组实验,第一感觉是,急吼吼,急于表达,(说到这儿我发现我们俩在说两件事儿,我在说内容,你在赏玩这次实验的形式。)

214的这组实验作品我看到以后想到的立马是去年新浪搞得拍照吧少年 里面一个学院拍的东西 举着路牌站在各种地方的拍摄项目。214这个说项目又太大了,利用相机最基本的特性——捕捉事物瞬间,造成视差。做一些不是一个长久拿着相机拍照的人会做的事儿。(就好像一个刚买了相机的人要去玩儿长曝光,光绘或是拍一些稀松平常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这么玩儿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也讲不好,其实说白了,说好听一点,是回归,回归一个初拿相机者,对这个机器的好奇,和捕捉的乐趣。说不好听,为了这个悬浮视差的形式玩一些小把戏,却被自己局限了。
其实和我去年做的事儿也有点像 我每天洗完澡在浴室里拍摄我的肥皂,用各种方法 各种视角拍,一直拍到肥皂用完。其实呢,没什么意思。
对摄影,相机的特性最表层的利用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图像的表达能力正在一个又一个的视觉惯性怪圈里被束缚,我们放弃了一种所谓的视觉习惯,却又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神奇力量一起推入另一个视觉圈内。 现在随便抓一把摄影师,说是雷同的风格并不好听,但实际上,在这个很容易获得,解读他人的视觉经验的时代,如何去做到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获得自己的视觉经验才是最难的事儿大家的脑子开始跟不上眼睛,脑子里全是别人的视觉经验,一拍就是雷同的视觉元素,没有文字的解读,一组照片就毫无立足之说。这真的是很大的问题。地中海里面,每个摄影师多多少少也都有自己的影子,但是我总能看到这个小圈子的影子,成名摄影师的影子。摆脱这个,找到自己。过去我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现在不好说是想通了,但是起码放弃了急于表达,拍一组发一组的时候,最多是发在自己的公号上,练习一下编排照片的能力。

.

蔡骁
这么理解对不对:
这本合集的几组作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都好像在哪儿看过似的
似乎有种类似“惯性”的东西似的

.

然后这次合集,有一点蛮好玩。从摄影本身的角度,你看了可能觉得缺少新意,但在许多读者那里,却是一次不错的购物和视觉体验
这种小合集的定位,蛮值得玩味的
如果不把它当做一个严肃的摄影作品,而是当做轻快的图片杂志,或许更能理解读者对它的接受
还有一点因素是手机版和桌面版。大多数读者是手机版上面看这个PDF,那对它的定位就是另一说
手机上看这个PDF的观看体验,跟浏览一般的网页差别并不很大,甚至不如一般网页的排版看着舒服

.

刚才在电脑上又看了一遍。从摄影作品的角度来看,整体确实不够强。关于视觉怪圈的问题,我觉得有点深,说不太清。要么是摄影师本身不够成熟,要么是作品准备不够充分。前者是个大课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毕竟全中国范围,真正成熟的摄影师就不多。后者可能跟摄影师对待这次合集的态度有关,没有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拿出来。这个也容易理解,毕竟这种电子版合集,到底值不值得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放进去,是有点可疑的。电子版并不太受重视,目前在人们心中还是低于纸质。

另一个方面,从完整性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合集除了排版上有少数小问题以外,基本保持了作为摄影作品的完整性,或者说,作为摄影画册的完整性。一点是照片的排序,一点是照片的排版。PDF的格式,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是鼠标往下滑动,还是全屏一页一页的翻看。我个人喜欢按页翻看,更像是从左往右翻画册或幻灯片的感觉。视觉层面,或者说图片画质,基本上也有蛮大的自由度。

.

六尾儿
你昨天说的也是比较根本的问题
抛开内容说这个形式,可以玩味,不过最好是一带而过,好像成了一个视觉怪圈的放大镜,把乱七八糟的症状都综合在一起从而引起一部分人的讨论和反思,反而是这个合集的意义所在。成熟度和态度 也是很根本的问题,也是有因果关系的,成熟度决定了态度。其实讨论来讨论区,无非是从摄影的带给观看者多维度感受的层面进行讨论,真正的讨论,必须自我完成,和自己对谈。
摄影师讨论讨论器材还是最舒服了

.

蔡骁
我觉得有意义的讨论,还是应该讨论作品的具体问题。
我后来再看我那部分,发现也像你说的那样,会联想别人的类似作品。写真客片里面,之前看到过许多“昏暗”的人像写真作品。然后我开始想,我的暗和之前看过的那些暗差别在哪里。

.

六尾儿
其实针对“地中海”这个实验没有过多可以说的,因为作品的性质更像是为了这次实验而产生的依附品,大白话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而集结的图像,有点强扭的意味。我们聊了这么多,其实是在通过这个项目聊更大的普遍现象。你之前说的作品与作品之间似曾相识的“惯性”,我的理解是一种神经性的感染病。神经性,我给到的解释就是视觉经验带给创作者感官的直接刺激,从而促使他在这样的潜意识下进行雷同的产出。而这样的视觉经验的吸收,相似的感受来自于一个相同的病原体,这个病原体是相同的大环境所导致的匮乏的语言表达能力。摄影实际上是在说话,说得漂亮,那照片自然也就耐看。那么这样一来,问题就成了怎么说话,这个问题一下变得很好理解。

.

蔡骁
你的意思是,摄影实际上是在说话,而匮乏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导致作品与作品之间似曾相识的原因。
我对这一点看法是,如果把摄影理解为是在说话,那么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想要说的具体内容”是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是把话说的漂亮,而没有什么想说的实在内容,那想要做出“不一样(且耐看)的作品”就非常难。

《地中海》这个合集里,我个人觉得「老国道的短途旅行」和「世界图解」两组相对来说比较有实在的内容,尤其是前者。“无题”更多是一种趣味,“未命名”、「桑格利亚特饮」更多是一种氛围或者意境,「郊游」更多是一种轻快的律动,这四组看起来并没有具体想要说的内容,单从“语言表达”本身去要求一种全新的突破,是有点困难的。

但是否只要有要说的内容就够了呢?

短途旅行和世界图解,刚好是两个相反的风格。
结构上,前一个是缓慢均匀,后一个是剧烈行进。
主题上,前一个是明确的切片,后一个是明显的概览。
器材上(视觉效果上),前一个是经典的中画幅胶片,后一个是有意识的反精致数码。
距离感上,前一个是正统的中画幅风景感,后一个是不要距离感。
在语言表达上,前者走彻底的寻常路,后者是彻底地不走寻常路。
在我看来,二者在语言表达上的彻底,都影响到了内容的呈现(假设内容的呈现是其目的的话)。前者的寻常路,导致画面的构图式既视感。后者的不寻常路,走向一种结构上的精致,造成一点喧宾夺主。

最近在微博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摄影博主转发欧美的摄影作品。给我的一大感受就是,那些一组组的9图,在我看来都长一个样,就像欧美人在我看来都长一个样一样。
一方面,可能是博主们的口味有些狭窄,然后欧美摄影本身就有自己的审美传承。但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自己并不关心那些摄影作品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内容(假设它们有内容的话)。当我看到差不多的色调,差不多的距离感,差不多的“好看”,我就已经不想点开那些图了。即使点开了,在手机上,它们真的看起来都差不多(这里涉及另一个话题:手机上看照片,会让所有的照片看起来很像,原因,估计可能是因为小屏幕大幅缩减了画面的信息量)。但怎么说呢,或许那些作品的本意并不在那些“差不多”的方面,而是各自的具体内容也说不定。
其他那些国内网红客片写真摄影师的相似就更不用说了。

再就是,年轻人的作品也都看起来差不多。后来我分析出来的原因是:绝大部分拍照的年轻人,都是学生。而学生的生活,都差不多。

.

.

.

2018.1.3 -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