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小镇青年摄影成长史
214
刚拿起相机的那阵子,你会觉得把姑娘们拍成“范冰冰”才是美吗?生活在黔南小镇的摄影师214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摄影“秘诀”,带着作品参加了去年的东京艺术书市和写真新世纪展。摄影师张君钢评价他说,“214的摄影,关于美的不可预期性,关于如何用摄影书写对世界莫名其妙的赞叹。”或许你也想知道,他在这短短几年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图文:214
编辑:高心碧
我自认的摄影,开始于在家备考公务员的那段时间。
在此之前,我在影楼打工,从助理做到摄影师,憧憬着能拍出豆瓣热门相册。影楼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是给普通大众造梦的一个流水线。人们来到这里,想变成样片里的修长女孩,想变成范冰冰、李冰冰。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创造力在这条流水线上消失了。
后来我辞了职,回了家,每天要做的只有看书备考,无聊得很。加上失恋,心里空空的,整个人处于低谷期。
家附近有一座烈士陵园,独占一个山头,在除清明节以外的时间里,它基本就是一个小公园,人们常来晨练,情侣来幽会——大概每个小镇都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吧。我每天带着相机上去散心,用眼睛搜索这里的一切,来填满空虚的内心。
久而久之,平日里常见的就拍完了。剩下的时间里,我只能更细致地观察,或者是换一个角度。只有观察并不够,还得去感受,感受光线从早上到下午的变化、树荫挡住阳光后带来的皮肤温度变化。投身于这个场所中,让我暂时忘掉了生活的烦恼。
我把这些照片放进一个相册,起名《shelter》。它其实是很青涩的,拍得不好,但我把它看作是我的起点。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论,也就是学会了观察,注意起细微的事物来。也发现了自己的喜好,比如喜欢自然。
其实我原本想呈现出的,是镇上的人们把这个隐蔽的地方当成一个庇护所,后来拍完猛一醒悟,这不也正是我自己的庇护所。
家里不像大城市,信息不发达。在影楼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想,现在接触到的商业摄影和这些所谓的“小清新”,就是“摄影”的全部了吗?
扪心自问,我认为摄影应该是更加自由的。
但这个想法一直没什么能佐证,直到后来被森山大道的照片深深吸引,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森山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但我没有一直走在他的风格模仿里。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很幸运,在影响下仍然能够找到自己。
但当时周围没有拍照的人,没拍多久,我就陷入了一种无助的感觉中,不知道自己拍得如何,也不知道别人会作何评价。
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对作品隐喻的执着,希望照片能体现出某种隐喻,以为这样才能显得高级。那时候的我背离了从摄影中观察美的路径,太想赋予,想跻身进入大家的视线,想装作我似乎看破某种东西的样子。我把观察的结果引向更高深的层面,殊不知美就是美,不需要附属在任何东西上。
直到我联系到一位前辈,才第一次得到别人认真的回复。他给了我鼓励和批评,鼓励让我继续拍下去,批评也让我很苦恼,不知该怎么摆脱那些固有的思路。我每天思来想去,绞尽脑汁,也没得到什么结果。
后来,我换了数码相机,所有的问题都随着拍摄数量的积累,而变得不再是“问题”了。我知道,目前还有很多人对胶片有种“迷信”,但数码相机对我拍照的量和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量变引起质变,数码相机让我从意义中解脱,让我更加自由。
我对自然的亲近感并不是天生的,以前也不是个喜欢花草树木的人。奶奶家在乡下,小时候的寒暑假基本上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认为上厕所和蚊子是两大噩梦。
我是长孙,最得奶奶偏爱,她看见我欺负了弟弟妹妹,也只是象征性地惩罚我一下。奶奶不认识字,脾气很大,喜欢跟邻居吵架,手指甲永远黑黑的。但每次我一说饿了,她就能马上行动起来,给我煮面条的时候总喜欢放猪油。
她喜欢跟我讲很多话,但因为方言的缘故,很多时候都难以听懂,唯有一次我帮她擦了眼泪,她后来常常提起,说我懂事,没有白疼我。
2015年的时候,我再一次回到老家,重新做了一遍小时候做过的事,再游一次泳、摘一次野花、捡一只蛋。我发现,故乡没有变,是我变了。我变高了、变大了,以前需要爬才能迈过的门槛,现在轻松就能走过。以前差点害我淹死的小河,现在才齐我的胸口。
我想,故乡是回不去的。它甚至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回忆的拼贴。故乡是乡下的河,乡下的路,乡下的田,是我下河洗澡回来后路上的晚霞,是我抓住蜻蜓后让它们互相啃食的邪恶举动。
我把这些拍下来,贴在老屋子的外墙上,当做一次展览。观众只有我、妹妹、爷爷、奶奶、两位邻居,和一只鹅。奶奶不喜欢这些照片,但什么也没有说。
最后,我把照片给烧掉了。而全部的记录,都是我为过去,为既然消逝的东西,短短哼唱的一首歌。
我没有什么作品的概念,大部分只是当做习作或是素材。
有部分人是通过《下河》对我开始有印象的。夏天喜欢去河里洗澡,就拍了“下河”这件事,其实是很轻松的,没有想到会被那么多人喜欢。无心插柳柳成荫。
也有人看了照片以为我是个生活在农村的人,我不是,我是小镇青年。没到农村那么偏远,但也没大城市那么繁华。
我认为很多人对“自然”有误解,以为深山老林才算。很多照片我只是在下班、散步的路上拍下来的,甚至还有办公室楼下的草坪,这些都是轻松可以到达的“小自然”。
人和人不同,像森山大道就觉得带点危险的街道有趣,我就觉得这种乡间“小自然”有趣。
我的作品包括了自拍、小动物、植物、水、光线和人的相遇。这些遭遇并非独特,它们存在于世界上任何角落以及其他人的生活中,只不过我用自己的角度将这些生活片段重新展示在你面前。
如果一定要给这些照片划出一个主题,我想应该是美和生活,令人感动的东西都与它们有关。
就像在电影《橙沙之味》里,树木希林说,“我们被生到这个世界上,去听,去看。”
2018.1.19
转载自 大众摄影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