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rDqgx-8OohB7KcYyWZarKA

《The Quibbler|唱唱反调 扯点摄影的蛋 别让摄影扯了》( 白夜垃圾场)

===

Tichý 的发音

不止这些发音不详的外文名字,还比如很多很多领域,都习惯直接把英文词掺在对话里。这会是暂时的现象吗?最终这些外语词会有一个中文译名的归宿吗

————————————————————————————————————

https://mp.weixin.qq.com/s/lPpwmcWIucUI74meZUjHlQ

《耶鲁艺术留学周记8—国内摄影教育最稀缺的critique》(陈荣辉工作室快照亭)

===

「critique」、「VIEW CAMERA」的中文叫法

尤其是critique,希望有个中文叫法,希望这种实践多起来

===

【因为很多摄影的资讯、书籍、包括讲座,现在国内都有机会去接触,或者说是无缝衔接。】

但原作、原作画册是个问题。一般书籍的话,可以去图书馆看,可以去多抓鱼买,但很多画册不容易接触到

————————————————————————————————————

https://mp.weixin.qq.com/s/QOykimogt635Mpdro7OTKw

《The Quibbler|唱唱反调 横须贺的漩涡》( 白夜垃圾场)

————————————————————————————————————

https://mp.weixin.qq.com/s/Zx_O34JU3-xhH1FrMGfcOA

《耶鲁艺术留学周记6—鲜活的艺术,热烈的生活》(陈荣辉工作室快照亭)

===

【看到这么多景观照片,系主任有点惊讶。当我告诉他这几年创作了大约500多张810大画幅时,他简直不敢相信。】

「景观照片」

===

【这里面有个有趣的现象,系主任看我照片的时候,真的是摄影艺术家思维,因为很多他喜欢的照片, 也是我当时拍摄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的照片。但是我后面在进行《空城计》展览选择或者报道的时候,策展人或者编辑都不是很喜欢这些照片,因此没有机会公开展示。】

策展人、编辑的选片
这也是一堵墙,或者说过滤网

————————————————————————————————————

https://mp.weixin.qq.com/s/Zx_O34JU3-xhH1FrMGfcOA

《耶鲁艺术留学周记6—鲜活的艺术,热烈的生活》(陈荣辉工作室快照亭)

===

【 Zun Lee的摄影风格和方式其实和国内的报道摄影师进行专题报道的方式类似,一开始拍摄几个家庭,然后扩展到更多。只是Zun Lee做到了更极致,他前后一共拍摄了大约400多户黑人单身家庭,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经历进行创作。而他也把社交媒体ins作为他的主要刊发媒体,所以我在开头说,这次请了一位大V,因为他的ins粉丝有112k粉丝。】

传统的摄影还有很多可以做的,跟社交媒体结合在一起也不错

————————————————————————————————————

https://mp.weixin.qq.com/s/yaBspvC7eK4NvnBbHvZ06A

《耶鲁艺术周记5:他的梦想是摄影记者,却在用虚构的方式讲故事。》(陈荣辉工作室快照亭)

===

【这位艺术家在摄影圈里的知名度比较低,其实他是一名屡获顶级艺术大奖和参加顶级参展的艺术家,但是因为他的作品不是简单观看就可以理解,估计这是他在国内知名度不高的原因】

有很多重要作家在国内尚未获得评价

===

【拉德也没有否定文献的价值,而是训练我们以更复杂的方式来看待所有影像。】

「看待影像的方式」都有哪些

===

【利培的合作方式将格雷普韦恩与社交纪实摄影区分开来,她将其描述为“主观纪实”。】

「社交纪实摄影」

===

【所以国内的摄影师拍完那些名人肖像后,再去拍摄日常普通人的肖像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肖像真的很普通,褪去了肖像的名人效应后,摄影师的艺术水准呈现直线下降趋势。】

肖像摄影,是否有可能不依赖拍摄对象的气场?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

————————————————————————————————————

https://mp.weixin.qq.com/s/N_QRIsYUZ4u2nmD0GJHA1A

《2019兰州国际影像双年展 | 文献之上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纪实摄影》(兰州国际影像双年展)

===

感觉每一个主题都挺值得探讨

————————————————————————————————————

https://mp.weixin.qq.com/s/gNDA32BMU6MDqh6lA1wIHA

《耶鲁艺术留学周记9—他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战地摄影师》(陈荣辉工作室快照亭)

===

【他(詹姆斯·纳切威 James Nachtwey)说到自己也很喜欢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的作品。但是如果把战争的影像用温诺格兰德的摄影方式去传递,或许还是不够准确。】

战争状态,用威诺格兰德式的风格去呈现「日常」,或许是种不道德。
但战争地区有战争地区的日常。若只把最戏剧性的「事件」画面抽取出来给大众观看,把战争地区的非日常作为新闻、讨论的激发点和素材,这是否是另一种不道德。「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日常。我们只需要你们的灾难」

————————————————————————————————————

https://mp.weixin.qq.com/s/ts7a9AN0EQr9chu5lKn8tg

《摄影史笔记丨两次大战间的欧洲实验摄影》(春熙照相馆)

===

【5.1根据摄影史家迈克尔·柯勒Michael Khler的定义,现代摄影的美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一,摄影艺术家应该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他的主题;
二,他应该对被他选择的现实的片断不作任何变动;
三,在摄取照片时,他应该尝试呈现事物如他所发现它们时那样的‘客观’;
四,不允许在暗室里操纵被曝光了的底片;
五,照片应该具有最高的技术完成度,并且保持丰富的影调变化,照片未被操纵过;六,摄影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包含在他对主题的选择以及它们的摄影表现,而这是由照相机视角的选择、焦距及曝光时间所决定的。一切绘画性的’与图形性的’效果的影响会降低照片的现实性品质,因此这是要避免的。”】

现在的大多数摄影,早已逾越了这些「现代摄影」的基本原则。那么,那些摄影是「后现代」摄影吗?它们跟「前现代」摄影差在哪里

————————————————————————————————————

蔡骁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