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谈论”
hell kitty、蔡骁、214、朱宝蕾
hell kitty:
在开始拍照之初我就一直迫切地想跟人聊聊摄影,但是至今都常常有表达上的失落感。加入的摄影相关的微信群,大部分都不在讨论摄影。不是聊摄影器材,就是聊摄影事件,要么就是各路摄影师的八卦,展讯,摄影书等等。在网络上大家萍水相逢,大部分照片又没有好到能引起人注意的程度,似乎谈论的必要性都成了问题。我想最好的方式是几个拍照都不错的摄影师,坐在一起互相看看照片,又能说细节,还能说结构,甚至可以在选片上商量商量,这种完美的形式我至今未曾遇到。
完美的谈论,最为关键的因素我觉得有这些:一,要在拍照中产生一些个人化的感受。二,要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感受,这种语言不能词不达意,不能太过于私人,也不能是一些陈词滥调。三,要有合适的互动对象。在摄影的理解上基本上要旗鼓相当,你要我对老法师和小清新谈摄影,基本不可能被理解。在这里又想到214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的观点,我觉得不是很乐观,有少数人感兴趣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感兴趣的人里产生理解互动,更是小概率事件。谈论摄影的人同为摄影师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在摄影类文章中,评论家写的是最无聊的,他们的感受很多时候来源于宏观而抽象的层面,或者说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语言而不是照片,比如摄影史,比如风格流派,这些东西对于照片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不及物的!谈论了半天,对于照片的直观感受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在摄影师的访谈,或者是摄影师写的评论文章中,我却能发现更多我关注的东西,比如拍摄这张照片的原因,如此对焦构图的理由,照片给人感官的刺圌激,照片与照片内在力量的平衡和调节,照片中隐晦和表现的分寸感,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动手拍照的人视野之外的。比如乒乓对谈就是这样一本摄影师式的谈论。
最后一个问题常常使我困惑,也是有时阻止我发表看法的一个障碍。在谈论摄影时我往往对自己的文献和经典的阅读量感到羞愧,好像没有读过就没法确认自己的看法是否有意义,是否是在用自己生造的词汇谈论已有的概念,就比如说试图用很多话来描述景深是个什么玩意。可我又想感受这个东西正是理论触及不到的。谈论起来应该更有信心一点才是。
.
.
.
蔡骁:
要谈,当然要谈。我们可能没有xxxx,但我们还没有谈论自圌由吗。
但总感觉平日里听不到什么对摄影的谈论。也不知道别人在谈论摄影时都在谈些什么。还是说,也和我一样根本没在谈论?
虽然经常在脑海中自己向自己阐述自己的摄影观,但时间久了,感觉自己一直是被软圌禁在自己的语言里,很久没得到新的营养注入。
他人的几句偶然的建议,读过的文字中偶然的几句话,自己摄影上的契机都来自这些地方。自己一个人,再怎么闭门造车也见不到出路。
但,为什么大家似乎都不那么愿意“谈论”摄影呢?
可能很多人拍照,目的本身就是避开“谈论”,他本来就是为了“不谈论”才去拍照。
或许,这部分摄影,我们不该用喋喋不休去打扰它们吧。
还有就是,谁都不想做“批评家”,我自己也是一样,不愿意谈自己的摄影。总觉得,很多东西一旦说出口、接触到空气,就会立刻风化掉。所以很害怕。
不过,其实没必要害怕,因为一说出口就会风化的摄影,只说明它还不够优秀。况且语言可说的范围有限,总会剩余一些不可说的东西,需要实际看照片才能感受。
.
.
.
214 :
我先引用一段采访
日本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访谈
原文出自《VOP摄影之声》#8
媒体 / 首先想请教,作为资深的摄影评论者,请问您认为摄影和评论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常这么回答,我认为摄影评论家的工作其实很像翻译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摄影家总是透过照片来表达自己的话语,但是他们在照片里诉说的话语,不见得能够传达给一般人。例如张照堂老师等人,他们以自己的话语诉说着什么,但他们的话语总是难以让人理解。因此,就像将英文翻译成日文,或者将法文翻译成中文一样,必须有翻译家存在,而这就是摄影评论家的角色。
媒体 / 每个人对摄影都有不同的偏好,有些说法认为摄影并不需要被诠释,甚至反对诠释影像这件事,认为照片自己会说话,不需要用文字去描述它,您对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响应呢?
其实我并没有特别要将「看哪一本摄影集可以怎么样去思考」这样的想法强加于观者身上的意图,而是希望我的文字能对观者的想法有所帮助或是滋养,这样就好了。所以,我并不觉得我写的东西是一定正确的,那只不过是我所感受到,或者说是我所思考的事物,那些话语并非绝对。
谈论和这种专业评论是否一个概念?
我想这个谈论不应该仅限于摄影批评家(评论家)。
刚刚问了身边的朋友:你觉得摄影应该不应该被谈论?
答:应该啊,你们摄影师不是谈了才能发现更好的东西吗?
那么又问:那么不是摄影师就不谈了吗?不是摄影师的群体为什么不谈呢?
答:因为大家不感兴趣啊。
我想上述对话可能是一个方面,就是大众对摄影的惯性冷漠(摄影往往作为一种功能去辅佐其他东西)以及不懂摄影的某部分“语言”。
还有个原因就是,大家光是生存就耗费了很多精力,没有其余精力再去思考谈论。
我们经常觉得说破就不美了,美存在于暧昧中,朦朦胧胧中,似懂非懂中,一谈破就觉得啊~不就那么回事,你说这是不是破坏某些摄影的美圌感,我想是的。
但是一旦谈不破,似乎又很丢脸了。
就像前段访谈说的,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说出感受就行,谈论先从感受开始,谁也不能说感受有错。
说到底,我是希望更多人参与摄影,享受摄影,聊摄影,最好是再聊得直白点,通俗点。
.
.
.
蔡骁:
确实,看照片的人,大体都是自己也拍照片的人。拍腻了之后,也就不再看照片了。
可能大家都经历这个循环,然后总数量大体保持稳定,因为源源不断的有进有出。
不过现在拍照的门槛越来越低,拿手机就能拍,参与拍照洪流的人估计会越来越多。即使只有拍照的人看照片,事情也不那么悲观。
(还联想到另一个主题,“专业”拍照者在做摄影作品时,他的“目标人群”是谁。有些人希望只有“懂他”的人来看就行了,其他人都是面目可憎的“批评家”。但除此之外,或许还可以有其他种类,另一种野心,比如,专门拍照给“对‘摄影’不感兴趣”的人看,给“不拍照”的人看,努力去引起“不懂自己”的人的兴趣。这种努力可能看起来有点贱,所以大家都没兴趣尝试。)
还有就是,确实,“自己不拍照”的人,挺难看“懂”照片的。每个人对“懂”的理解也不一样。但如果“自己不拍照”,确实,在看一组照片,或看一个摄影作品时,从中得到观看的乐趣的可能性、对它产生兴趣的可能性都要低一些。毕竟,摄影也算是“一门语言”,自己没使用过这语言,也不容易听懂用它讲的故事。
在国内,不大可能期望“普通老百姓”去谈论什么“摄影”。一是摄影这个概念尚未被澄清,二是确实没人有那个闲工夫。不仅没人谈论摄影,别的东西也不见得有多少谈论。不过这个应该无所谓吧。圈里人先谈起来就算不错。
.
.
.
214 :
关于“能不能看懂”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的方面:
1,大家被现在的一些固定模式困住了,觉得什么类型的照片就该怎么样,一旦不是这个模式的,他们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人物写圌真就得是pose+逆光(之类的),你在人物写圌真里插入风景,就觉得:诶~~~~什么意思?看不懂。
2,有的摄影起点就比较高,因为结合了其他媒介,比如需要有文本辅助,需要其他多媒体参与,甚至还要有艺术知识作为背景。这些从一开始的受众群就不是大众。
3,本来生活中就缺少观察的概念,摄影从观察中提取,观看者自身在生活中忽视的东西,也许在看作品的时候,仍然会选择(或者下意识)忽视,(当然肯定有被作品醍醐灌醒的可能)
暂时想到这些,大家可以补充。
还有一点,我经常也不懂一些作品,除了我比较钝感的原因以外,我想还有一个方面是,如果是展览或者是参赛获奖作品,从互联网上观看,一般完整的作品比较少放出来,大家看到的都是一个断面,自然会觉得看不懂了。
所以我自己就想互联网上(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观看更方便)全放出来,又不借助其他媒介和文字,让照片去和根植在大家深处的一些审美进行共鸣。
.
.
.
蔡骁:
我觉得也不一定非得“看懂了”才可以谈论吧。似懂非懂,但又有所触动的时候,聊一聊说不定会给其他已经完全看懂了的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不过确实有很多时候,我是完全看不懂的。那也没法聊了,只能洗耳恭听。万一听着听着,就能看懂一点了呢。所以啊,为了那些完全看不懂的人,能看懂一点的人也应该尽量发声,否则就永远只有那么一小撮人才能“看懂”摄影作品。
在网络上看不到作品的全貌,确实是个挺大的问题。网络一方面特别便利,同时在照片的“展示”上也有很多局限。在网络上的话,“作品”这个概念可能渐渐都要发生变化了。比如你的照片,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算是你的“摄影作品”呢?是你的微博整体吗?还是每一条9张一组的微博就是一个“摄影作品”呢?还是每一张照片本身,就是一个作品呢?不过这个问题也不用太纠结,作为谈论者,我们可以灵活应对:对于你的微博整体,我们可以聊你的摄影的整体风格等等;对于每一条9张一组的微博,我们可以聊这一小组照片的得失,选片、排序等等;对于一张一张具体的照片,我们可以像在画廊里站在一张照片面前时窃窃私语那样,嘀嘀咕咕各种评论。
.
.
.
朱宝蕾:
补充一点:
看不懂的问题,是观者所受教育和自身成长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是人文教育、美术史和审美教育的普遍阉割与缺失造成的艺盲现象,缺少独立的审美意识,只能看懂一些表面的浅层的表达,而看不懂更加个性化抽象化的作品。
我认为“懂不懂”是个伪命题,你不可能完全看懂一张照片或一个作品。因为摄影,或者说艺术,是抽象的表达,对语言不可表达之物的表达,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和评价体圌系。当你被照片中的影调节奏或构图方式,甚至是照片中的某一个色块所打动,感受到某种转瞬即逝的闪现时,你都可以说你看懂了。
.
.
.
蔡骁:
目前都有什么地方进行着关于摄影的谈论?
1,美术院校的摄影专业,这个应该是重中之重吧。我自己是草根爱好者,不清楚院校里的谈论是什么样的。如果有知情的朋友,挺希望来介绍一下。我猜大概的形式是,每期一个主题由大家去拍照,上课时各自拿出自己的作品,大家彼此发表意见,进行讨论。个人觉得这是挺理想的方式。
2,院校外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参加一些工作坊来获得参与讨论的机会。住大城市的朋友可能机会比较多,但不知道实际情况怎么样。
3,其他类型的,比如约小姐妹去看个摄影展。看展的时候多少会聊一点。喜欢这张,不喜欢那张,之类的。
4,朋友在一起聊天喝酒,可能会聊一点摄影。但除非是重度摄影爱好者,一般不会聊摄影本身。
5,微信群里,多种多样的晒,有些会博得一阵喝彩。这些谈论更多是关于彼此的生活。
6,社交媒体上发表照片/“摄影作品”,现在快成了生力军。
社交媒体上的谈论,除转发和点赞之外,主要是回复评论。很多时候,对摄影作品/照片的谈论,被简化成了两个极端:感兴趣的、觉得好的,就点一下赞;不感兴趣的,觉得不好的,直接无视。处在这两极之间的,所谓“感想”很少被表述出来。社交媒体的完全/部分的开放性,也是原因之一。“感想”毕竟是私人的东西,小姐妹去看展览,发表感想几乎也是窃窃私语。在社交媒体这个公共空间里回复评论表达感想,就会不自主的变成半个“批评家”。
可以理解。没人愿意当“批评家”,毕竟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骂人的词。那在网络的公共空间里,怎么表达感想才合适呢。谈些什么比较好呢。
还是说,是否社交媒体这种公共空间本来就不适合谈论摄影。
7,论坛本来是个挺好的平台。但现在没什么人在论坛上发照片了。或者说,摄影论坛也都转型做摄影的社交媒体平台了。
8,博客也是个不错的平台。博客比个人主页好的地方是,可以在帖子(照片/摄影作品)下面添加评论。博客的困境跟社交媒体差不多(或许它本身也该划作社交媒体),就是评论中只能听到称赞的声音,听不到“批评”,这样也就没法形成“谈论”。
.
.
.
朱宝蕾:
一切都在无可避免地往娱乐化的趋势发展。社交媒体每时每刻更新着大量丰富的信息数据,人们忙于接收各种信息而无暇停留去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一方面它利于作品的传播,让更多人能看到你的作品。另一方面它阻碍人们更进一步地去探究问题。
.
.
.
2017.6